矽谷知名創投NFX在年底看區塊鏈投資:別把投資「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市場」混為一罈

NFX是位於矽谷的創投(VC,Venture Capital),他們早期透過特殊的創投方式與新創公司互動、協助成長,大多從種子輪開始,協助了300多家成功的創業公司,創造了超過140億美元的市值,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矽谷新創公司,包括2004年的相片共享平台Flickr、2011年的新創募資平台AngeList、2012年的共享叫車系統Lyft、約會應用程式Skout、2013年的新聞閱讀應用Feedly、2014年的網站分析平台Similar Web等。

 

相信網路效應

談到NFX「特殊的創投方式」,他們稱其為Guild,這是一種創造「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的模型,並認為這是讓一間網路時代的新創公司成長的重要關鍵,NFX的經營合夥人Gigi Levy-Weiss接受動區詢問時表示,他拒絕將這些新創公司創辦人稱謂創投的「投資組合」,而是將他們加入稱為「Guild」的網路:

我們不想去侵犯投資人,畢竟那是他們的公司。我們並不擁有這間公司,我們相信創辦人有才能,有想法,並投入很多心力。我們很幸運能夠遇到並參與其中。

Gigi向動區解釋,在「Guild」的網路下,他們互相分享在這個網路下的創業者獨有的專業,就像一個秘密組織,不斷壯大自己的規模:

當你聚集一群握有專業的人,並建立一個社團,這就是文藝復興時期Guild的定義。一群專業或是半專業的人決定聚在一起以便分享消息。

他將這些消息被稱為次密訊息,次密訊息不是那種不能知道的機密,而是公司如何順利運作的重要訊息,不能讓隨便的人知道,就形成了一個小型的保密網:

我們每個創業家形成的小圈子,每個小公司分享的訊息可能會讓另一個公司更成功。因此當我們投資了一間公司,我們會做的事不只是讓他們來跟我們合作,而是讓他們去跟其他小圈子內的創業家聊天來創造價值。

這是個網絡效應,同時也是把一群NFX投資的創業家們,來到這邊不只是得到我們的建議,也可以跟其他人共同創造價值。我覺得這是我們主要的力量。

至今NFX的「Guild」網路在VC的投資圈生態創造了破壞性的創新,他們的概念甚至有點類似區塊鏈領域希望透過技術達到的「協作精神」。

NFX的投資模式Guild投資模式。來源:NFX medium

在2017年,NFX開始探索區塊鏈領域,試圖將Guild的經驗帶到區塊鏈新創中,當時TechCrunch問到他們是否鼓勵新創公司透過初始代幣發行(ICO),而這些代幣是否能夠創造網路效應,另一位經營合夥人James Currier說到:

我們在此花了大量的時間。我們認為它目前十分混亂和危險,有很多騙局正在發生,但這是我們看到它持續發生的重大改變。

別把投資「區塊鏈」跟「加密貨幣」混為一罈

區塊鏈新創公司透過ICO的方式發行代幣,並把它們快速投入二級市場讓交易者相互交易,這模糊了投資「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市場」之間的界線,Gigi特別強調分清楚何謂區塊鏈技術的風險投資與加密貨幣投資市場的差異:

我絕對不會把加密貨幣投資市場跟區塊鏈技術的風險投資搞混。

快速的上架二級市場讓許多原本希望參與區塊鏈技術的投資人「被迫接受到錯誤的評估標準」,他補充:

我看到了很多套利的現象,這會把帳面價值跟實際價值的差距拉高,即便是市場表現前25%的公司,多數的表現上是輸後段25%的。

因此我都會建議我的創業家們,千萬不要在你的代幣真的有價值前就到交易所上架。你會遇到太多投資客把你的代幣價值操控著。這會影響到所有用戶,影響到他們真正享受你帶來的價值。

NFX至今也投資了許多區塊鏈新創,Gigi表示無論他們有沒有發行代幣,「上架交易所」永遠不是在初期需要努力的目標,若要從長期來看,加密貨幣市場怎麼發展都沒有影響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受影響的只是那些苦苦守候交易圖表的交易者:

即便明天市場又跌了80%,這也不會影響區塊鏈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發展。去年十二月,我們到了歷史最高的市值8100億美元。但也沒有加速區塊鏈技術跟商業模式。

不管市場現況是熊市還是牛市,我都不在乎。我把這部分的決定權(加密貨幣投資市場)交給我的同事跟我的下屬。

當我看到了一個有創新性的想法,我會傳承下去。

是區塊鏈技術潛力的投資者,還是加密貨幣市場套利的交易者,分清楚這兩者的差異,並選擇要服膺的投資思維,從NFX的角度來看,是參與這個領域自始至終最重要的觀念。

區塊鏈真正的創新:將不同的風險承擔者搬到同一陣線

雖然加密貨幣市場歷經混亂的兩年,但「將不同的風險承擔者搬到同一陣線」一直都是Gigi認為該走的方向,雖然目前並沒有區塊鏈新創公司實際實踐這樣的願景(他們都還在忙著打造自己的應用、失敗,或者缺乏使用者)。

在目前所有的商業模型中,每一個角色的地位都是十分不平等的,你可以說,目前這就是一個商業模型運作的方式,或者也可以說,之前並沒有可以「將不同的風險承擔者搬到同一陣線」的機會:

Uber系統設定裡,駕駛人跟乘客不是在同一個陣線上的,因為Uber想要從消費者手上賺取越多越好。所以他們是從駕駛以及消費者手中賺走越多越好。

他們會越賺越多直到系統崩壞。而當它崩潰時,已經所剩無幾了。

在這樣的基礎上,Gigi表示:

去中心化以及代幣型經濟模型可以改變這件事情。

因為我們都會從代幣的價值成長而獲利。突然之間,每個人都會因為去除交易壁壘而努力。所以這會是一個很令人興奮的想法。

如果可以找到一個真的做得到的話,這是真正的創新。

但他也補充,這不代表在領域做出一個去中心化的Uber就會體現區塊鏈的價值:

一個我們絕對不做的是:一個dApp,其功能只是將App去中心化,但沒有任何其他的創新。

2019年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將被廣泛應用

Gigi認為2019年將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轉折點,尤其是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

現在有幾百萬個交易者,但卻只有幾萬個真正的使用者。

他表示,「投資者」與「使用者」之間將會出現大量的改變:

當然這只是現狀(投資大於應用),我們不可能在這麼多個投資人裡面找這麼多個用DApp的人。所以我們相信2019年會是個DApp達到上百萬個使用者的一年。

2019年會是最被廣泛應用的一年,同時也將會是最多使用者導到投資市場的一年。

但他也同意底層協議的發展至今面臨了巨大的瓶頸,龐大的資金與積極吸納用戶造成協議的更新靈活性大幅下降,而這件事同時也拖累了DApp原本應該成長的速度,Gigi告訴動區,NFX甚至投資了一個名為DAOstack的項目,主要在提供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決策與協作工具」,希望能為加速DApp時代的到來。

現在,市場回到了「正常狀態」

區塊鏈領域走到2018年底,Gigi認為從很多跡象來看,這個領域的市場已經回歸到了「正常」發展的狀態,他在區塊鏈領域的創投經歷中,從新創項目裡發現了這樣的轉變:

在過去的ICO時代你只要有個白皮書,還有很多不同顏色的文件,你就可以募到1500萬美金。

現在當你要跟投資人進行簡報時,你必須有一些已經編程好的產品,或是必須已經要有一定的成績,越來越像正常公司會做的事情。

這就是整件事情進化成長的過程,而且會往這方向進化是有個很好的原因的。

此外,「代幣」也不會只是新創項目的第一選擇,因為這些創辦人發現(至少在美國),ICO募資其實已經沒有這麼順暢了:

我遇到很多項目,跑過來說:「嘿!我們來做個可轉換的代幣吧。這可以變成代幣,或是Equity(股權),在兩年內任君選擇。」

對我來說會是個很簡單的投資選擇,因為我再聰明,也看不出這市場會如何前進。

Gigi承認,代幣的變化性太多,充滿了各種可能,唯一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下來,就是保有最大的彈性:

要我下賭注未來會是代幣還是股權,我不知道。但如果是在同個估價模型還有經濟學理論下,代幣跟股權其實是一樣的,那對我來說就沒有差異了。

所以我也開始看到很多這種形態的出現。但現在市場回到正常狀態,對創業家的期待也回到了正常狀態。會變得比以前更像資產而非風險投資。

「區塊鏈技術投資」與「加密貨幣交易市場」一直充滿一種曖昧不明的關係,到現在,人們還在試圖釐清他們之間相互影響的程度,不過對於在NFX充滿新創科技投資經驗的Gigi Levy-Weiss來說,他仍然相信區塊鏈技術與代幣的未來極度具有潛力發展。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矽谷知名創投NFX在年底看區塊鏈投資:別把投資「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市場」混為一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evious post TSLA|特斯拉股票上漲 38% 是 2020 最好的資產?分析師:比特幣將會後來居上
Next post 全美第五大銀行|U.S. Bank 推出機構加密貨幣託管服務,合作 NYD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