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區通膨再創新高,但強調是短期趨勢、不急於升息;高盛下調美GDP預期至 3.4%

歐元區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已連續第六個月呈現加速趨勢,統計至 2021 年 12 月的數據來到 5% 的歷史新高(11月 4.9%);但歐洲央行高管表示:監管機構目前未準備提高歐元區的利率,理由是他們預測全球大流行導致的通膨飆升,未來將出現「顯著下降」。
(前情提要:比特幣轉弱、跌破43,000美元 | 多名聯準會官員齊喊3月升息,抗擊高通膨
(背景補充:高盛預期Fed今年升息4次、美債收益率創下2年新高

 

全球經濟指標網站 (Trading Economics)所提供的預估資料顯示,歐元區的年通膨率已連續第六個月呈現加速趨勢,統計至 2021 年 12 月 CPI 來到 5% 的歷史新高。

其中,能源價格為主因,其年增長率 26%( 11 月為 27.5%),其次是食品、酒精和煙草的 3.2%、非能源工業品 2.9% 和服務業 2.4%,推測原因是供應鏈中斷和高能源成本繼續承壓導致。

來源: tradingeconomics.com

歐洲央行執行委員會成員 Isabel Schnabel 在最近接受《德意志報》採訪時,坦言對這些數字高於他們最初的預期、感到有些擔憂;但 Isabel 也明確表示,監管機構目前不急於提高歐元區的利率,理由是他們預測全球大流行導致的通膨飆升之後將出現「顯著下降」。

在我們的預測中,中期通膨甚至會回落到 2% 的目標以下,這就是我們不應該過早加息的原因,因為這可能會阻礙復甦。

同時,Isabel 表示如果我們得出通膨可能長期在 2% 以上的結論,我們將果斷地採取行動,表示加息的「先決條件」是結束對疫情緊急債券購買計劃(Pepp)。

註:Pepp 是一項臨時資產購買計畫,包括私人和公共部門債券。該計畫之目的是支持歐元區經濟各部門的流動性和財務狀況。

對此,《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12月通膨小幅提升可能不會促使歐央行改變立場,但如果持續下去,明年加息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大。宏觀歐洲經濟分析師 Jack Allen-Reynolds 表示:

我們認為,今年晚些時候歐洲央行開始為 2023 年收緊貨幣政策做好準備,這種可能性越來越大。

歐洲央行去年底聲明不會急於升息

此前,歐洲央行在 2021 年底的政策風險評估會議後發表了一份聲明,計劃在今年 3 月底結束 Pepp,為平穩過渡做好準備(目前歐洲央行每個月的資產購買規模約為 700 億歐元),換句話說,至少要到今年 3 月份以後才會考慮加息;當時歐洲央行總裁 Christine Lagarde 也表示 2022 年不太可能滿足升息條件。

且由於未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經濟復甦前景仍存在高度的不確定性,歐洲央行也強調會保持一定的政策靈活性,將根據實際經濟表現靈活調整。

言下之意,如果確實必要,比如疫情捲土重來,歐洲央行將毫不猶豫地重新打開貨幣政策「水龍頭」。

高盛下調美GDP預期至 3.4%

同一時間,在最新的美國 GDP 預測中,投行巨擘高盛(Goldman Sachs)將美國 2022 年 GDP 增速預期從之前的 3.8% 下調至 3.4%;對財政刺激力度的預期減弱,以及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擴散,可能是該機構下調美國 GDP 增速預期的兩個主要原因。

此前,該機構對美國 2021 年 GDP 的增速預期為 5-6% 左右。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歐元區通膨再創新高,但強調是短期趨勢、不急於升息;高盛下調美GDP預期至 3.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Previous post 數家美國銀行組成財團,推出 USDF 穩定幣
Next post 更便捷法幣兌換!Bybit 正式上線 P2P 平台,輕鬆買賣 USDT、APP 版即將推出